最近几年,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公务员考试,竞争变得异常激烈。有些考生甚至不顾岗位类别、工作地点、发展前景等因素,只想争取一个编制,之后再考虑调动。

然而,体制内的资深人士会告诉你:公务员调动并不容易,特别是异地调动更为困难!如果一开始选错了工作单位,很可能将会长期留在这个单位工作!

1.缺少接收单位

公务员调动的最大难题之一是确定接收单位。绝大多数公务员并非具备所谓的“关系”,也就是没有牵线搭桥的能力。因此,他们需要思考的是:为什么新单位会接收我呢?调任公务员需要充分理由,不能随意选择单位。每个单位的编制名额是有限的,为什么他们要让我去?

特别是异地调动,处理这个问题的难度更大。许多同学报考了偏远地区的岗位,希望能调回家乡,但实际上家乡并没有任何单位可以接收他们。想要处理这些关系确实不容易,可以说99%的公务员很难实现这一步。对于普通家庭出身的公务员来说,实现这一步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
2.原单位不愿放人

公务员在转岗调动时,除了面临难以找到接收单位的问题外,还会面临原单位不愿意放人的困扰。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,因为现在各个单位都急需人才,没有哪个领导愿意轻易放走自己的宝贵人才,特别是男公务员,无论到哪个单位都很受欢迎。

基层公务员的规定中,大多数岗位都规定了5年的最低服务年限。这个规定起着“老老实实干活,不得调动”的作用。不仅如此,就连合法合规的遴选考试都会受到一些领导的阻拦。因此,如今在体制内调动确实异常困难。

3.遴选难度极大

根据目前的规定,想要实现公务员调动几乎是不可能的。通常情况下,公务员需要参加遴选考试,通过考试才有可能被调到新单位。但是,遴选考试的难度非常大,遴选的单位也极为有限,满足条件的人也并不多。即使有幸被调动到适合的单位,还需与其他公务员竞争,竞争的难度不亚于辞职后重新考公务员。

无论遴选难度有多大,公务员异地调动仍然是最可靠的途径。如果你打算先考一个编制,就一定要做好备考的准备,否则很可能会一直呆在原地不动。即使这样,成功的概率仍然是非常小的。因此,在报名时需要认真考虑,最好不要随便选择一个岗位报考,否则以后可能会很吃亏。

公务员异地调动的难点在于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,可能需要适应当地的气候、饮食习惯、社会文化等方面。另外,对家庭来说,可能需要面对家庭分离、子女学习环境等问题。家庭和个人的各种困难都有可能成为异地调动的难点。